行入經藏
慈濟史演繹及導讀
最新 New!
 第 20 集:醫療志業.人本醫療在全球
 
佛陀被稱做大醫王,因為他善療眾病,具四種成就: 知病、知病源、知治療、而且治病後,令不復發。 慈濟發展醫療志業的初衷亦是如此,醫人醫病也醫心,這樣的情懷,從花蓮萌芽,在全球開枝散葉。
 
最新 New!
 第 19 集:環保志業.建設淨土
 
佛陀在「祇樹給孤獨園」時,曾經對弟子說,不要小看灑掃庭除為人除垢的事,它可是有五種功德:
一、能讓自心清淨。
二、去除他人心中垢染。
三、去除自己憍慢習氣。
四、調伏自心。
五、增長功德,往生善道。
正所謂「心淨則國土淨,國土淨即為淨土」。
如今有一群人,他們每天做的事,看起來很微小,卻在為我們打造淨土,而他們累積的功德,也讓所有人分享。
 
第 18 集:國際援助.修復的愛
 
世界上所有文明,都從河流開始。亞馬遜河孕育了雨林,尼羅河滋養了非洲。大河可以哺餵眾生,灌溉農糧,暢通航運,所以每一個繁華城市的起點,都在河流的兩岸。 這一條綿長70公里的河川,承載著印尼的悲喜哀愁。十八世紀,荷蘭人統治印尼,就曾經發生印華衝突,華人慘遭屠殺。兩百多年後,紅溪河上漂浮的不再是屍體,而是綿延無盡頭的垃圾。
 
第 17 集:國際援助.跨界的愛
 
二千五百多年前,佛陀在菩提樹下,仰望明星,覺悟人生真理的那一刹那,他說:奇哉!奇哉!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性。這句話的意思是,眾生皆有清淨本性,都有成佛的可能,因此眾生平等,是佛教核心思想之一。 於是慈善工作,沒有親疏之分,沒有貴賤之別,伸出去的這雙手,給予,並且不求回報。當然,更沒有種族,國界之分,因為需要幫助的,是人的本身。以佛教來說,正是慈悲等觀。
 
第 16 集:人文志業.現代大藏經
 
佛陀在世時,他的教導沒有用文字記錄下來,直到他入滅五百年後,才由弟子將世代相傳的口述整理成文字,所以佛經的開頭總是說「如是我聞」,意思是:「我曾聽佛陀這麼說……」。 後來在西元五百多年,南梁武帝在位時,將五千四百卷佛教經典重新彙整、編目,成為《藏經》。 時間推移到兩千五百年後的現代,《藏經》已不限於文字書寫、影音視聽媒材的運用,隨著傳播科技的日新月異,現代版的《大藏經》又將出現什麼樣的面貌和內容呢?
 
第 15 集:國內慈善.921地湧菩薩
 
「娑婆世界,三千大千國土,地皆震裂。而於其中,有無量千萬億菩薩摩訶薩,同時湧出。」這段出自法華經的描述,曾經真實發生。 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一號,凌晨1點47分,那是台灣人難以忘懷的一個時刻,一場規模7.3,把所有人從睡夢中喚醒。 慈濟人也醒了,在沒有任何動員之下,各縣市志工跑到自己住家附近的災區,了解受災狀況。清晨五點,熱騰騰的早餐,已經出現在災民面前。這是否猶如法華經的描述,菩薩,從地湧出呢?
 
第 14 集:國際慈善.竹筒歲月滿天下
 
說起慷慨,您如何定義,通常我們會說,自己擁有的,願意分享給他人,就叫慷慨。但如果自己所剩不多,甚至米缸都快見底了,還願意將僅有的一碗飯分給別人嗎?這也許已經超越了慷慨,而是一種慈悲,以佛法的觀點來說,是同體大悲。當比我們貧困的人透過一把米,供養眾生,留下一點零錢,與眾生共好,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相信佛法所說,慈悲最大富,因為真正的富有來自心靈,而不是物質。
 
第 13 集:靜思語.語言的力量
 
佛陀說法有一個很大的特色,就是「能以一言音,答一切問;眾生各隨自音,而生悟解」。意思是說:大家同一時間、同時發問,佛陀有辦法同時回答,並讓所有人,各隨其音、獲得解答。很多小吃店、商店、或是街頭都能看到的話:「行善行孝不能等」、「屋寬不如心寬」、「發脾氣是短暫的發瘋」,這些看似簡單,卻蘊藏智慧的話,如何讓人:各隨其意,有所體悟呢?
 
第 12 集:教育志業.完全化
 
佛教徒常會被問到,你為什麼要學佛呢?有人說,為了求福報,有人說,為了求解脫。其實,學佛的目的,就是為了成佛,成為有大智慧的覺悟者。但是,成佛,談何容易啊?我們真的有可能成佛嗎?畢生致力於「人間佛教」的太虛大師,他提出一個人人都有機會實踐的方法,而且簡單明瞭。他說成佛之前,要先做個好人,只要人格成就,佛格就成。而做個好人的方法,證嚴法師認為,一個好的環境,形塑出的品德教育最重要。
 
第 11 集:國際援助.泰北
 
「亞細亞的孤兒」這首歌,唱的是1949年國共戰爭後,滯留在泰國北部的國軍,他們是一群,幾乎被歷史遺忘的人。 數十萬軍人和眷屬,盤踞在泰北山頭,1970年因為協助泰國政府剿滅反抗軍,立了功勞,才領到難民證,准許居留在泰北,但除了這座山,他們不能自由移動到泰國其他地方。一群失去國家的難民,命運乖舛,他們下一代的宿命,有辦法翻轉嗎?
 
第 10 集:教育志業.契機
 
蓮花是佛教的標誌,有著特殊的意涵,像佛陀或菩薩經常端坐於蓮花之上,其下的土壤和水份,都各有不同的隱喻。 其中最為人熟知的—是蓮花生於水中、又不著於水。就像佛陀生於人間,長於五濁惡世,卻有能力將污泥轉為養份,出污泥而不染,轉煩惱為菩提。 1989年慈濟教育志業創辦的第一所學校-慈濟護專,校歌中這一句:少年的心像蓮花一樣,是否也寓意著上人對於人才教育的期望呢?
 
第 9 集:大體捐贈
 
在人們心中「死無全屍」代表了「晚景淒涼」,傳統觀念是「死要全屍」還要「入土為安」,才符合死者為大。所以台灣早期醫學系解剖課所用的遺體,多半來自無名屍、孤獨往生的人,或是無人認領的死刑犯…1994年慈濟醫學院創校,證嚴法師開始翻轉大眾對於軀體的看法。首先將屍體改稱「大體」,這是從醫學系「大體解剖學」的課程名稱簡化而來,先降低大家對屍體這兩個字的恐懼。接著上人以﹝人生只有使用權,沒有所有權﹞,勉勵大家能將死去的身軀,奉獻給醫學教育;往生者捐出身體,即是化無用為大用。
 
第 8 集:骨髓捐贈
 
佛典故事中,佛陀為教導弟子實踐慈悲救苦之心,常以最極致的身體捨離,來示現布施的真義。《無量義經》德行品更有這樣的文字:為了布施,「財寶妻子及國城」能捨;自己的「頭目髓腦」一也能捨。您或許會問,這怎麼可能呢?的確,捨得,布施,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所以佛陀才會累生累世,不斷利用各種情境化身,示現教導。
 
第 7 集:醫療志業.濫觴
 
證嚴法師從1966年開始做慈善救濟,幾年下來,他發現貧病就像雙胞胎,因為窮、沒錢看病,因為病、拖垮全家,衍生出各種社會問題。為了解決貧病交迫,慈濟在1972年設立了義診所,每周兩次為貧戶看病施藥,嘗試解決這種困境。但是當時急重症仍得送台北,這條將近200公里的路,經常是花蓮人決斷生死的一條路。
 
第 6 集:大愛屋.從一而生
 
有一隻小螞蟻跟佛陀說,佛啊,我想轉動泰山,但是我力氣太小。佛陀說,你力氣不小,你能轉動一根毫芒的,不要輕視自己的力量。半個世紀前,慈濟的緣起,就像這隻小螞蟻,他知道自己力量微薄,卻也知道只要集合許多小螞蟻,大家都願意出一份力,終究能轉動泰山。
 
第 5 集:大型賑災.開端
 
出家人的僧袍,在領子背後有一塊布,稱之為印。佛陀時代,有一位貧窮女子想供佛,可是他一無所有,只有身上這件補了又補的破爛衣服。迦葉尊者看出她的心意,便說:只要你願意,可撕下一小塊衣角也可以供養,女子心生歡喜,就扯下衣服上的一塊布,慎重放進尊者的缽裡。佛陀說這就是布施,真正的意義,不在於物質的好壞,而在於那份虔誠的心。換成 上人的話說就是,五毛錢也能行大善。
 
第 4 集:慈善志業.緣起
 
觀音在大乘佛教中,是流傳最廣,時間最久、影響力最深的菩薩之一。古印度人將他視為海上守護神,到法華經普門品,完善了觀音信仰的演化。直到今天、二千多年後,他仍深深影響著全亞洲,其中最重要的關鍵詞就是—慈悲。他有聞聲救苦的能力,還有千手千眼,能夠在眾生遭遇苦難時,及時伸出援手。但是這樣的能力,是神話?還是一種想望?而觀音跟慈濟克難功德會的建立,又有什麼關係呢?
 
第 3 集:靜思家風
 
唐朝天寶八年,西元 749年,誕生了一位改變僧人修行觀念與態度的人物----[百丈懷海禪師],他制訂了「一日不作,一日不食」的清規,並且身體力行。有一次,弟子們體諒禪師年事已高,便將耕田的工具藏起來,讓禪師無法工作,當天,禪師便拒絕進食,從此,沒有人敢阻止禪師工作了。千年後,台灣花蓮一位出家人----證嚴上人,成為這項清規的追隨者,但是 [一日不作,一日不食]說來簡單,做來卻是異常艱苦!
 
第 2 集:佛陀的故事(下)
 
2023年,一場特殊的浴佛盛典,在尼泊爾藍毘尼舉行,三千人共聚一堂-佛陀的故鄉,不知道有多久,沒有這麼盛大的佛教盛會。 佛陀是一位智者,他發願要解決世間苦難,可惜在他有生之年,這個願望來不及實現。 2500多年後,藍毘尼依舊貧苦交纏,三餐不繼的人們對佛法一知半解,遠在臺灣花蓮的 上人也發了一個宏願,要在有生之年翻轉尼泊爾,照顧佛國子民,以報佛恩。
 
第 1 集:佛陀的故事(上)
 
生命,起於何時?去向何處?都說人身難得,那我們這副身軀,在地球停留的時間,所為何來? 這些千古以來人們思考的問題,二千五百多年前,一位王室太子曾經思考過。他是喬達摩.悉達多,出生於北印度王室。出生時,父親淨飯王欣喜若狂,因為他等待這個王位繼承人,已經等了二十多年。 那是一個陽光和煦的日子,剛出生的太子,隨著母親回宮,而仙人阿私陀不請自來,並且說出了奇妙的預言。